数控车床在车削零件加工的顺序应遵循的原则

分享到:

在选定加工方法、划分工序后,接下来就是合理安排工序的顺序。零件的加工工序通常包括切削加工工序、热处理工序和辅助工序,合理安排好切削加工、热处理和辅助工序的顺序,并解决好工序间的衔接问题,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,降低加工成本。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,应按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,安排零件车削加工顺序一般遵循下列原则。

 

1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先粗后精

按照粗车→半精车→精车的顺序进行,逐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。粗车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工件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切掉,这样既提高了金属切除率,又满足了精车余量均匀性要求。若粗车后所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,则要安排半精车,以便使精加工的余量小而均匀。精车时,刀具沿着零件的轮廓一次走刀完成,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。

2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先近后远

这里所说的远与近,是按加工部位相对于换刀点的距离大小而言的。通常在粗加工时,离换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,离换刀点远的部位后加工,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,减少空行程时间,并且有利于保持坯件或半成品件的刚性,改善其切削条件。

3. 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内外交叉

对既有内表面(内型、内腔)又有外表面的零件,安排加工顺序时,应先粗加工内、外表面,然后精加工内、外表面。

加工内、外表面时,通常先加工内型和内腔,然后加工外表面。原因是控制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较困难,刀具刚性相应较差,刀尖(刃)的耐用度易受切削热的影响而降低,以及在加工中清除切屑较困难等。

4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刀具集中

刀具集中是指用一把刀加工完相应各部位,再换另一把刀加工相应的其他部位,以减少空行程和换刀时间。

5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基面先行

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应优先加工出来,原因是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越准确,装夹误差就越小。例如加工轴类零件时,总是先加工中心孔,再以中心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表面和端面。

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进给路线的确定

 

进给路线是指刀具从起刀点开始运动,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,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、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。

1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刀具引入、切出

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时,尤其是精车时,要妥当考虑刀具的引人、切出路线,尽量使刀尖沿轮廓的切线方向引入、切出,以免因切削力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,致使光滑连接轮廓上产生表面划伤、形状突变或滞留刀痕等问题。

2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确定较短的空行程路线

确定较短的空行程路线除了依靠大量的实践经验外,还应善于分析,必要时可辅以些简单计算。在手工编制较复杂轮廓的加工程序时,编程者(特别是初学者)有时将每一刀加工完后的刀具通过执行“回零”(即返回换刀点)指令,使其返回到换刀点位置,然后再执行后续程序。这样会增加走刀路线的距离,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效率。因此,在不换刀的前提下执行退刀动作时,应不用“回零”指令。安排走刀路线时,应尽量缩短前一刀终点与后一刀起点间的距离,方可满足走刀路线为较短的要求。数控车床换刀点的位置以换刀时不碰到工件为原则。

3.数控车床在零件加工中确定较短的切削进给路线

切削进给路线短,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刀具的磨损量。在安排粗加工或半精加工的切削进给路线时,应同时兼顾到被加工零件的刚性及加工的工艺性等要求,不要顾此失彼。

对以上三种切削进给路线,经分析和判断后,可知矩形循环进给路线的走刀长度总和为较短,即在同等条件下,其切削所需时间(不含空行程)为较短,对刀具的磨损小。另外,矩形循环加工的程序段格式较简单,所以在制订加工方案时,建议采用“矩形”进给路线。


昆山协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非标自动化设备-零件加工-工装夹具等产品,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咨询!
上一篇:没有上一条记录了
下一篇: 零部件标准化和智慧重用